天天关注:武宁县:“四红领航”推动乡村治理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武宁县围绕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省级试点,探索建立“四红领航”机制,持续织密乡村治理体系,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培育“红色力量” 壮实“主心骨”

武宁县出台《武宁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村“两委”干部“培优提质”三年计划,实施结构调优行动。


(资料图片)

围绕2025年村“两委”换届班子结构优化的目标,启动“换血”计划,目前已调整60岁以上村“两委”干部78名,储备35岁以下年轻干部人才357人。选派乡镇退休干部、老支书、优秀驻村干部担任导师,对新进村“两委”的183名干部进行“一对一”结对帮带,快速提升他们在信访矛盾调处等基层治理和应对抗洪抗旱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工作能力。

围绕乡村治理主题,每季度举办一期“头雁讲堂”,共组织现场观摩教学15次。每年开展一次书记“擂台比武”,并择优选派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引导村党组织书记在看中学、比中干,营造“后进赶先进,先进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做实“红色网格” 畅通“微血管”

按照“便于管理、方便群众、多网合一、全面覆盖”原则,融合政法综治、民政等各类网格,设立农村网格592个,成立网格党小组378个,配备网格长592名,构建了“乡镇—行政村—网格—村民住户”四级基层治理组织体系。

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乡镇干部、驻村干部、乡村振兴特派员等力量下沉网格,引导“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乡贤、党员志愿者等3500余人成为网格治理的主力军,及时收集网格群众意见诉求,以清单式管理和闭环式办结的方式,及时研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累计办结居民代办事项1.3万件,宣传民生工程等各类政策5000余次。

推行“红色积分” 树立“风向标”

探索“红色积分”管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系统、赣鄱邻里App等平台,建立“公德银行”,开通“公德超市”,发布“红黑榜”,将农户遵纪守法、家庭和谐、邻里和睦、致富带富、文明公德等8大类乡村管理日常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存入村民“公德银行”账户,并导入银行信用管理模式,引导村民兑换生活用品或换取银行授信额度,激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传递守信激励的价值导向。

同时把积分入库情况作为乡风文明评议的参考依据,引导农户通过参与村级工作、热心公益等方式提升乡风文明评议分值,提升信用等级,实现信用积分、乡风文明评议和基层治理串联,推进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小积分”兑出了基层“大治理”。目前,该县共开通“山水武宁 因宁而美”公德超市178家,自“公德贷”推行以来,已有1366户农户用积分兑换信用,累计发放贷款达2500多万元。

打造“红色品牌” 激活“宁聚力”

开展“宁说我办”基层治理民主议事活动,打造党员联心志愿服务品牌。在各村和网格组建红色议事队伍,成立红色议事召集员小分队,组织乡镇、县直、驻村干部走村入户,实地听民声、解民忧,凝聚“红色力量”向网格延伸,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依托祠堂、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休闲小广场等群众聚集地,建立“宁说我办”议事点,采取“户主会”“板凳会”“恳谈会”等形式,就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征收拆迁、重点项目建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召集农户代表开会进行讨论表决,让群众自己议、意见自己提,达到“有事大家议、有活大家干、干好为大家”的和谐效果。今年以来,累计走访7500余户,为民办实事327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863起,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仇志华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谈思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