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日讯!沙湖山村民集体“搬迁”让地于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包四华)12月8日,位于庐山市沙湖山湿地保护区万鸟凌空,羽动归来。“今年越冬候鸟比往年来得早,数量也比往年多,目前就有5万多只。”沙湖山管理处主任付斌介绍说,鸟们结伴而来,在这里有得吃、有得玩,吸引了大批爱鸟者前来观看拍照。这里昔日是防洪“风险点”,如今变成了观鸟“风景点”。

12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付斌说,防洪风险点的排除和候鸟“粮食基地”的扩大得益于当地政府实施的“搬迁工程”。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沙湖山湿地更是被誉为“鄱阳湖中离候鸟最近的地方”,是联合国环境署、国际鸟类联盟等机构专家来鄱阳湖必到之地,每年有150多种、10万多只珍禽候鸟齐聚于此。过去,由于圩内有村民1435户,民房686栋。因担心水患,村民在此住得并不安心,既给鄱阳湖防汛带来压力,又形成了“人鸟争地”局面,不利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为给候鸟一个安全的家,同时让居住湖边的村民告别水患,2020年底,当地政府实施了“还空间于候鸟、还新居给百姓”的生态搬迁工程。村民要离开久住的家园,虽有不舍,但依然响应政府号召,全部完成了搬迁。当地政府把空心房全部拆除,复耕还田,让地于鸟。同时按照进城安置、货币补偿、就地筑台等方式,对村民进行安置。在推进搬迁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共投资3亿多元,为当地群众搬迁提供支撑。同时,对圩堤除险加固、升级提质,构建了现代防洪体系。

远处是成群结队的候鸟,近处是风景如画的家园。冬日暖阳下,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这是鄱阳湖安澜百姓安居工程沙湖山生态搬迁安置房。

“湖也漂亮,环境也很好,生活也很好!”搬迁村民左冬生说,老房是130平方米,新房也是130平方米,自己不用花一分钱,而且还是湖景房,大家都很喜欢。目前,位于庐山市城区和沙湖山的两处安置小区已经建成,村民也将陆续搬进新家。当地政府对空置出来的地方实施全域土地整治,以农业产业和候鸟观光产业为主导,打造世界级观鸟胜地和万亩圩堤特色农业产业区,全面提升沙湖山湿地生态环境,全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鄱阳湖滩涂、湿地的有效保护和修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到这里来觅食,多次出现百鸟齐鸣、万鸟齐飞的大美景观。

关键词: 农业产业 生态环境 货币补偿